作者:admin | 分类:狼派连击 | 浏览:148 | 评论:
黎连荣 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的红军第4军,是人民军队初创时期“全国红军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建设最好的
一支红军”。因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当时中共中央和湖南、江西、广东省委在一些指示、报告、通报中,都称红4
军为“朱毛红军”。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也亲切地称呼红4军为“朱毛红军”。朱德、毛泽东的名字与红4军浑然成为一
南昌起义部队与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井冈山,组成工农革命军第4军(不久改称红4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
表,亦称“朱毛红军”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8月3日,起义军南下,其主力在广东潮(州)汕(头)地区作战失利。以叶挺独
立团扩编的起义军第25师奉命留守三河坝,在给进犯之敌以打击后,于10月4日被迫退出战斗,10月7日,在饶平县境
,与从潮汕撤出的起义军第3师余部200余人会合,在第9军副军长朱德、第73团政治指导员陈毅、第74团参谋长王尔
琢的率领下,沿闽粤边界向北转移。10月下旬在江西大庾进行整编,将部队缩编为7个步兵连、1个重机枪连、1个特务连
,共800余人,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5纵队,朱德任司令,陈毅任政治指导员,王尔琢任参谋长。11月下旬,朱德同国民
党军第16军军长范石生达成协议,将第5纵队编为第16军第47师第140团。12月,脱离第16军,转向湘南。 同年9月11日,毛泽东率领由卢德铭任团长的原武昌警卫团和平浏工农义勇队等部编成的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
共5000余人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军受挫后,毛泽东率部沿罗霄山脉中段转移。在永新三湾进行改编,将1个师缩
编为1个团(共700余人),下辖第1、第3营,共6个连,此外还有特务连和卫生队。10月到达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
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智取宜章县城,部队改称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发动和支援湘南各县农
民起义。4月中旬,率第1师和湘南起义农军到达江西省宁冈县砻市,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
工农革命军第4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下辖第10、第11、第12师,共1万余人。同时,
组成中共第4军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4月下旬,在拿山整编,撤销第12师,所部编为第10师第30团和第11师第3
3团。5月20日至21日,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宁冈茅坪召开,选举产生了湘赣边界特委,毛泽东任书记,统一
领导工农革命军第4军和边界各县党的组织。工农革命军第4军军委书记,由陈毅接任。因井冈山给养困难,枪支不足,5月
下旬,由湘南起义农军编成的第30、第33团返回湘南,第10、第11师撤销,由军直辖第28团(南昌起义余部编成)
、第29团(宜章农军编成)、第31团(秋收起义部队编成)、第32团(由王佐、袁文才部编成)。全军6000余人。
6月,按中共中央指示,工农革命军第4军改称红军第4军。 4~6月,红4军接连击破江西敌军发动的第二、第三、第四次“进剿”。井冈山根据地发展到全盛时期。6月下旬
,湘赣两省敌军酝酿对井冈山根据地举行联合“会剿”。受“左”倾盲动主义影响的中共湖南省委,拒绝毛泽东等提出的巩固
和发展井冈山根据地的正确主张,一再命令红4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冒进湘南,造成“八月失败”,导致井冈山根据地大部被敌
占领和第29团失散。不久,毛泽东率第31团第3营去桂东迎还主力,8月23日,与第28团会合。8月25日,军参谋
长兼第28团团长王尔琢在江西崇义思顺墟追击叛徒时牺牲。8月30日,湘赣敌军乘红4军主力未归之际,对井冈山发动第
二次“会剿”。留守井冈山的部队在群众支援下,凭险抵抗,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敌人的“会剿”。
朱毛红军发展沿革及战斗历程
2006年08月30日17:50 民族魂网站
体,反
映了党和人民群众对这支主力红军的爱戴和敬佩。“朱毛红军”实际已成为红4军的代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红军师
,就是由活动于井冈山的“朱毛红军”逐步发展形成的。